Hesperian Health Guides
交流为什么重要
当我们理解了别人对我们说的话,我们 会对别人所说的话进行回应;我们需要表达 出自己的想法以让对方理解我们的需求和感 受,这样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交流才发生。 |
聋童的孤独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聋使得他/ 她就像生活在一个玻璃瓶子里。 聋童 看见人们在说话,但听不见他们在说 什么。人们可以和他人互相沟通,因 为他们都学会了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 流。但是聋童无法学习他/ 她听不见 的语言。也就是说,很多聋童在他们 的成长过程中,不能学习有声语言或 用有声语言与周围的其他人进行沟通 和交流。
人们都有与他人交流和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强烈要求。如果一个孩子 没有交流的技能与他人交往,而且他人也不知道如何和这个孩子交流、交往, 这个孩子大部分时间就被搁置在一边,孤独一人,甚至被他/ 她身边最亲近 的人忽视。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就与社会隔离了。

学习和思考需要语言

儿童是通过语言来认识这个世界, 和他人交往,表达自己的思想, 进行 思考和产生想法。没有语言,聋童的 思想和能力就得不到完全的发展。
如果孩子能够学习一门语言,他 们就能更多的理解这个世界, 拓展思 维和安排自己的事情, 并且可以与周 边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更多关于语言和儿童发展的信息,请阅读第二章。

我要告诉你们我的故事,但是在这之前,让我先 给你们讲讲其他聋孩子的故事。不是所有的聋孩子都 和我一样,可以上聋校读书。圆圆也是个聋孩子,可 是她没有机会学习用手语和与人交流。下面就是圆圆 的故事。
圆圆的故事

圆圆生下来就几乎什么都听不见。但是她的父母并不知道。他 们只知道圆圆是个健康,活泼,可爱的女孩。一直等到她长到四岁时, 她的父母才发现圆圆有听力问题,是个聋孩子。
圆圆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工作很忙,所以经常把圆圆丢给爷爷 和奶奶照看。在圆圆两岁时,她的父母发现圆圆没有和其他孩子一 样开始模仿大人说话,就感到有点奇怪。有一次,妈妈和圆圆的爷 爷奶奶谈起这个问题,爷爷奶奶说圆圆健康活泼,不会有问题,可 能是属于那种开口说话晚些的孩子。于是妈妈大声地喊了几声圆圆 的名字,圆圆碰巧回头了。

可是圆圆到了三岁时,还是不会说话。 她只会说几个简单的单词。比圆圆小一岁 的表妹文文,每天都学说很多话,学唱歌, 喜欢和别人交流,很开心。而圆圆却很少 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也很少有交流。有一 次妈妈带圆圆和表妹文文去逛商场,文文 要买发卡,妈妈就给她买一个发卡。过了 一会,圆圆自己从商场的货架上拿了一个 发卡放入了口袋。为此妈妈非常尴尬和生 气,把圆圆的发卡拿了过来,放回了货架。 这时圆圆躺在地上,边蹬着脚,边放声大 哭。

后来爸爸知道了在商场发生的事情, 他很生气地看着圆圆,说:“你需要什么 东西,你为什么不说呢?你已经四岁了, 你怎么还不学说话呢?你究竟是笨呢,还 是懒呢?”圆圆不懂爸爸在说什么,但是 从爸爸的表情上她知道爸爸非常生气。她 很伤心,眼泪从眼睛里流了出来。爸爸心 软了,把圆圆抱进了自己的怀里。
那天晚上,爸爸妈妈在一起谈到了圆圆,他们似乎感觉到圆圆的听 力可能有问题。于是在家中给圆圆做了听力测试。妈妈在圆圆的背后敲 打出不同的声音,可是圆圆对这些声音似乎没有反应。爸爸妈妈这才意 识到圆圆是个聋孩子。面对这样的残酷事实,爸爸妈妈痛苦极了。那一 天是圆圆一家最灰暗的日子。
圆圆的家人非常担心圆圆今后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很好地成长。

爸爸妈妈非常想尽他们最大的能力来帮助圆圆,可是他们为了生 活,每天忙于工作,所以没有时间给圆圆所需的照顾。他们希望圆圆 今后有好的前途,可是他们又不知道应该如何帮助圆圆。

圆圆和其他的聋孩子可能都有不良的行为,因为他们不知道正确的行为 应该是怎样。由于聋孩子听不清语言,所以他们无法听见爸爸妈妈对他们说 的话,也就无法理解他人,无法得知别人希望他们做什么。
聋孩子经常感到很孤独。他们常常被别人忽视,因而出现“行为问题” 并在与他人沟通方面发展较差。所以圆圆需要学习一门语言,使她能够认识 这个世界。
下面是亮亮的故事。亮亮不是生来 就聋的。他是会说话后才聋的。
我认为亮亮能 够听到一些声音。
亮亮的故事


亮亮出生时听力正常,而且是个比较 喜欢说话的孩子。可是他小的时候,耳朵 经常发炎。由于亮亮家住在农村,医院离 他家很远,交通不方便,所以亮亮耳朵感 染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而每次耳 朵发炎都对亮亮的听力产生不好的影响。
久而久之,亮亮的听力就一点一点地损失 了。到他四岁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听不清 爸爸妈妈对他说的话了。每当爸爸妈妈对 他说话时,他总是用困惑的眼神看着他们, 做出的回应越来越少。
亮亮的爸爸妈妈发现亮亮的问题后, 决定带亮亮去大城市医院做检查。医生检查了 亮亮的耳朵并做了听力测试后,建议亮亮的爸爸给他佩戴助听器。医生说 助听器会有助于亮亮利用残余的听力。可是助听器价格比较贵,一个普通 的助听器要花费亮亮的爸爸一年的工资。为了亮亮的需要,他爸爸向他的 亲戚朋友借钱,给亮亮配了一副助听器。然后,亮亮的一家人,爸爸和妈 妈,爷爷和奶奶,每天都帮助亮亮练习听,练说话,纠正发音。亮亮还小, 随着他的成长,助听器的耳膜需要不断地更新,助听器的电池更是要经常 更换,而且助听器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会损坏,需要换新的,这些都要花 费很多的钱。
像亮亮这样有残余听力的聋孩子,戴上助听器可能会学会说话和唇读。 助听器仅对有残余听力的儿童有用。就亮亮而言,他是语后聋的,这也就是 说他理解口语。这是有助于亮亮通过戴助听器和进行口语训练,最终达到学 会说话的目的的一个重要因素。

下面我来讲有关丽丽的故事。丽丽的爸爸妈 妈发现丽丽是聋孩子后,他们就自己创造一些手 势,用来和丽丽交流。
丽丽的故事

当丽丽的爸爸妈妈发现和丽丽一样大的小朋友都会说话,而他们的 女儿还不会说话时,就知道丽丽是一个聋孩子。丽丽的妈妈决心给丽丽 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一定要把她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尽管丽 丽的妈妈对此也有过怀疑,担心过很多问题,但是她认为:“丽丽听不见, 不等于她不会学习和工作。”

丽丽的妈妈记得她曾经见 过一个说外语的外国女士,她 们彼此说话语言不通。为了交 流,她们就采用了很多手势和 表情。尽管这样的沟通方式比 较花时间,而且有时她们还会 误会对方的意思,但是她们交 流得很愉快。
为了和丽丽交流,丽丽的家人创造了一些 手势,即“家庭手势”。他们一家人都用这些 手势和丽丽沟通。他们的邻居甚至也学习用这些家庭手势和丽丽交流。
当丽丽到了上学年龄,丽丽的妈妈了解到她家附近的小学没有条件 接受聋童上学,丽丽需要到聋校去读书。可是聋校离她家有约两个小时 的路程,所以丽丽需要住校。爸爸妈妈不知道丽丽长到多大,他们才能 放心让她自己去聋校上学。
人们需要交流的欲望是非常强烈的。如果聋孩子的家人能够像丽丽 的家长一样学习用手语或家庭手势和孩子交流,他们的聋孩子都会很快 变得聪明、快乐起来的。

在我讲述我自己的故事之前,我先简要介 绍一下我国聋教育的历史。
中国聋教育发展简史

1887 年美国传教士米尔斯夫妇在山东登州创建了中国第一所聋校 ——山东登州启喑学馆,从此开始了中国聋教育的历史。在新中国成 立之前,中国的聋教育发展非常缓慢,1949 年全国有聋校34 所,其 中29 所是聋人创办的。在当时中华聋哑协会理事长何玉麟等聋人领 袖造福同仁的感召下,在他们的亲友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扶助下, 全国各地聋人精英纷纷响应,兴起了集资创办私立聋校的热潮。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聋人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纪元。在政府的重 视下,在1953 年,教育部直属盲聋哑教育处成立,聋人教育事业从 此有了专门的业务主管机构。由于此前大部分聋校系聋人创办并主持 校务,教师中聋人众多,以聋人手语为主要教学语言。这显然与那个 时期国际上盛行的聋人教育教学方法相左。基于此,在1954 年8 月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聋校代表(以听人为主)座谈会上,手语教 学受到严厉批评;在1955 至1956 年间的中国大陆社会主义改造高潮 中,各地私立聋校大部分由政府接办,为其后全面贯彻施行口语教学 政策铺平了道路。此后,为聋教育的开创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批 聋师相继遭遇下岗。
中国聋教育的长足发展,应归功于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后的改革开放环境。尤其是20 世纪80 年代后期以来,在教育部、中 国残联的大力推动下,《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一系 列法规文件相继制定、颁布、实施,为聋教育的有序、全面发展提供 了切实的政策保障。残联、教育部门分工协作举办聋人教育。由点到 面,逐步形成各自的办学体系。到20 世纪末,残联系统办理的聋儿 听力语言康复教育机构普及到大部分地级市和发达地区的县城;教育 部门主办的聋校和接受聋生的特殊教育学校现有1200 多所,国家教 育部正在努力在每一个 30 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建立特殊教育学校; 南京、武汉等大城市聋校开办了普通高中,为高等院校培养输送生源; 长春大学、天津理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南京特教学院、 中州大学、西安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十余所全日制 地方高校相继开办聋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时至今日,中国聋人学前 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方芳的故事
我在几个月大的时候,生了一场病。发高烧,病得很厉害。爸爸妈妈 带我到村卫生所看病,医生给我打了针,不久我的病就渐渐地好了,爸爸 妈妈感到很庆幸。可是后来他们痛苦地发现这场病使我的耳朵变聋了。随 着我的年岁增长,我们家人越来越感到困惑,因为他们对我讲的最简单的 话,我都没有办法理解。我也没有办法告诉爸爸妈妈自己最简单的需求。 为此,我的家人无所适从,他们完全不知道如何和我交流,如何帮助我。

后来,爸爸妈妈听说在县城有所聋校,就带我到聋校报名。他们认识 到聋校会用特殊的教育方法帮助我,而他们不会。学校的老师努力地教我 们唇读和说话。尽管很多学生唇读和说话都很困难,但是我们聋童聚在一 起,就可以开始对外部世界的了解。

后来,爸爸妈妈听说在县城有所聋校,就带我到聋校报名。他们认识 到聋校会用特殊的教育方法帮助我,而他们不会。学校的老师努力地教我 们唇读和说话。尽管很多学生唇读和说话都很困难,但是我们聋童聚在一 起,就可以开始对外部世界的了解。
语言使得学习和结成群体成为可能
方芳和中国其他的年轻聋人向世界证明了手语是在聋人群体中发展起来的 一门自然的、完整的语言。和其它任何一门语言一样,手语是需要特定人群在 交流和使用中发展的。
方芳和其他聋孩子发展了中国聋人手语和手语交流的技能,发展了用手语 描述事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用手语表达他们的情感、需要和想法的能 力。手语不仅使聋童有了一个交流的方式,还帮助聋童发展思维能力。


中国聋人手语之所以是一门语言,是因为中国很多的聋人使用它。聋校的 学生们都使用手语进行交流和学习。聋校的老师也用手语进行教学。政府越来 越重视手语在聋教育中的作用,加强教师手语能力的培训,将手语作为聋校老 师教学基本功的考核内容之一。
为聋儿的权利共同努力
为了在中国实行全民九年义务教育,让每个适龄儿童都享受同等的教育, 中国政府做了不懈地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级政府对特殊教育非常重 视,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在推动普通学校的一体化教育模式 的同时,积极建设更多的特殊教育学校,为满足更多的残障儿童都可以进入学 校读书。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属的聋人协会在向社会推广手语和为聋人平等参与社 会做了很多工作。手语现在越来越被社会认同和接纳。很多地方都开办了手语 培训班和开展了手语研究工作。凡是有聋人参加的会议都提供手语翻译,很多 电视台都有手语新闻节目,并在节目中播放字幕,以方便聋人的需要。
聋听人们共同努力,提高聋教育质量,造福聋童
为突破聋教育教学质量百年徘徊困境,自 1995 年起,在爱 德基金会、英国救助儿童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机构与个人的 爱心推动下,引入欧美发达国家全新的双语聋教育理念和教学方 法,在江苏、安徽、云南、天津、贵州、四川等省市的十余所聋 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验并已初见成效。随着社会的发展,特殊教 育的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我国政府提出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 社会的发展目标,对促进聋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聋教育应该 以聋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需要尊重和接纳聋人,需要聋人平等 参与社会,参与聋教育,这已成为中国聋教育的奋斗目标,也是 当今世界聋教育的发展潮流。

当我们大家都重视教育,并且认为社会上的每一位儿童都应该上学,享 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的时候,我们社会上的聋孩子就能和其他孩子一样, 有机会上学,接受教育,充分地发展他们的能力和智慧。